武职网讯(通讯员 梁俊)白露时节,丹桂飘香,空气中已渐渐有了秋的味道。迎着清晨的第一抹朝阳,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师生再次出发了,艺术设计学院第二次现场工作坊开营了。
9月13日上午,为期5天的阳新县枫林镇“绿色画廊”乡村旅游公路微景观改造工作坊的开营仪式在枫林镇人民政府举行。本次工作坊由阳新县枫林镇人民政府作为指导方,西厢房乡建联合机构·乡侬学堂、上海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设计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湖北省村镇建设协会共同缔造(设计下乡)专业委员会主办,由阳新县湖田村、长圳村村民居委会、联合承办。
开营仪式结束后,同学们在导师的带领下,来到村子里实地勘查,现场调研。
此次微景观改造地点枫林镇自宋代形成集镇,因枫树茂密而得名。此次活动改造分为三个地点,分别对长圳村和湖田村几处村落节点进行更新与改造,从地性出发,通过设计的介入,以乡村原生形态为基础,发掘地方文化,提取乡土元素,在空间活化等方面打造“绿色画廊”乡村公路微景观名片。此次参加改造活动是艺术学院19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同学们与导师分为了三组,分别完成“头脑风暴”策划并实地勘探了村内三处景观改造点。
沿着村路往前走,同学们来到“上佳观景点”,此次“乡土公共艺术”改造组导师彭邦云引导同学们:“如果你的眼睛足够好,便会看得出这是一幅画”,“站在桥头,眼前一片稻田,远山矗立,相应成景。观远山,闻稻田,听水声,便是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那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稻香竹轩”的微景观主题就此确立。
“稻香竹轩”,可以是一个候车亭,也可以当作歇脚饮茶的放松之地
来自上海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设计院的企业导师李腾与工作坊的同学们分享到:对于景观节点的改造,重点是如何激活其自身的禀赋,拥抱村庄本身的文化符号,只有延续乡土文脉,激活乡村生活,让村民亲自动手参与,产生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才真正触达了乡村振兴的核心。
“竹子”便是此次改造中最重要的材料和元素。利用竹子的可塑性创造出来的乡土艺术,可以让微景观以一种更美的形态出现在我们的乡村里面。同学们将借由竹子的生长习性和其生长过程中形成的形态,将其重新配置,形成新的景观与空间。这样的设计和实施策略,使新形成的景观不会与现有的环境割裂,同时又有着呼应与强化的效果。
学生们制作的竹风铃,涂满油彩的竹节色彩斑斓,上下两端都为手工切割,呈现出细微的颗粒和毛边感,美得真诚自然
短短五天的时间,同学们所要做的不是大刀阔斧的去旧存新,而是在保留大多数现有环境的同时将设计与规划的重点转移到更加突出本地乡土之美,打造一个艺术、田园、村民可以同步进行多维呼吸的场域。
湖田村的这株槠树,已经存在了350年之久。树冠自下而上伸向天空,仿佛是划定了一个公共空间无形的界限,为村民提供着庇护和福祉。在改造设计者看来,这里不仅仅是古树的生长之地,更是一个面向公共广场的户外舞台。怀抱着槠树本身场所精神的挖掘,既可以保留古树本身承载的时空记忆,又能激活乡村原有的基因。在大家的思维碰撞下,“地心驿站”这个主题的构想落地实施。将古树这里改造成一个公共空间。不仅是保留其本身存在的属性,也与周围峡谷地貌、溶洞、钟乳石呼应与共鸣。通过人在其中的介入与互动,则更是在相互赋予更强的生命力和层层更新的意义。
72小时改造现场
改造后的地心驿站吸引村里孩子在此嬉戏
谈到工作坊的收获,带队教师卞松磊说:"乡村振兴的过程其实就是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乡村振兴的核心任务是让当地人参与其中,形成内生动力机制。人来了,乡村就活了。越来越多的人来了,乡村也会越来越好。所以与其说是我们来设计营造,倒不如说是我们服务于美好的乡村建设,为创造美好乡村而努力。这给我以后的专业教学提供了非常鲜活的课程思政元素。
环艺19级学院郭童分享到:工作坊的实践不仅是一场生动的现场劳动课,还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连结、信任和情感;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这些集体行动培养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期间,艺术设计学院院长谢丽前往工作坊现场看望师生。对于同学们可圈可点的表现点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艺术学院人才培养一直倡导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当年轻的学子们走出城市、走出书本,深入到广大的乡村中,了解中国乡村的真实情况,这是难能可贵的尝试。本次的校企共建现场工作坊教学实践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到这些在乡村的人和事,这些在乡村进行着实践的组织与机构,以及心系人民的村政府,借由这样的分享进一步打开他们对生活的广阔性和可能性。从看见到实践,在经验与创造中不断拓宽自己的边界。
(审阅 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