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石斋:历史学者姜鸣教授从“大屋顶”谈中国现代建筑的变迁

发布时间:2024-06-07来源:毛安玮浏览次数:14

  新闻网讯通讯员 毛安玮6月6日上午,历史学者、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上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院长姜鸣教授应邀走进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谈石斋文化艺术长廊”,为艺术设计学院师生作《从“大屋顶”谈中国现代建筑的变迁》专题讲座,畅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现代转型。   

姜鸣教授讲解“大屋顶”建筑

讲座开篇,姜鸣回顾了“大屋顶”建筑的历史渊源,从清末教会大学的教学楼怀施堂(1894年)讲起,阐述了这种结合了中国宫殿式屋顶与西式建筑结构的建筑风格,是如何在民国年间到建国初期盛行,并逐渐被称作“中国传统建筑复兴”样式的。姜教授指出,“大屋顶”不仅是建筑艺术的融合,更是文化交流和碰撞的产物。

       接着,姜教授从发端于19世纪上半叶的折衷主义建筑,到20世纪初美国摩天大楼的兴起,再到日本“和洋折中”以及“兴亚式”建筑的发展,展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建筑艺术的多样性和融合性。他还特别提到了法国建筑师欧内斯特·赫布拉德在越南的“大屋顶”建筑实践,以及这些建筑在不同地域文化中的演变和影响。

   谈及美国建筑师茂飞(Henry Killam Murphy又译墨菲)的大屋顶建筑,姜鸣说:“当年,受过正规训练的西方建筑师只要接到订单,都能设计“欧亚式风格”房子。但‘大屋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形成一种建筑流派,并形成自身的建筑理论,其代表人物是茂飞。代表作品是金陵女子大学(现南京师范大学)和燕京大学(现北京大学)校舍。”

   姜教授详细介绍了这位美国建筑师在中国的建筑实践,特别是他在湖南雅礼大学、金陵女子大学和燕京大学的规划设计中所展现的创新精神和对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深刻理解。姜鸣表示,茂飞的建筑作品在技术上展现了现代建筑的发展,在艺术上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使中西两种不同建筑风格得以交融并相得益彰。

   他还谈到了曾在茂飞事务所担任描图员和茂飞助手的中国籍建筑师吕彦直的实践。南京中山陵、广州中山纪念堂均出自这位优秀的中国建筑师之手笔。自此,“中国固有式”概念基本成型,一大批具有独特“大屋顶”式造型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其中包括武汉大学(美国建筑师弗朗西斯•亨利•开尔斯设计,1932年落成)、上海枫林桥地区的上海医学院及附属的中山医院(医学院由隆昌建筑公司设计,中山医院由关颂生、朱彬设计,1936年落成)和广州中山大学(杨锡宗设计,1937年三期落成),尤以武大、中大规模宏大,规划齐整,与燕京大学可以相互匹敌。

“建国后,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担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各地掀起了修建‘大屋顶’的高潮。1958年,梁思成在形式风格上提出‘中而新’是上品,‘西而新’为次,‘中而古’再次,‘西而古’是下品不可取的观点。而此后修建的‘十大建筑’就是五十年代‘大屋顶’的最高成就。”姜鸣说,“十大建筑”即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展现新中国建设十年来的成就,在首都北京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公共建筑工程。这些建筑包括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博物馆与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北京火车站、工人体育场、农业展览馆、钓鱼台国宾馆、华侨大厦,全部由中国人自行设计与营造,所呈现的“中而新”风格,既延续民族特色,又体现时代风貌,是新中国的地标式建筑,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意义和政治意义。

  近两小时的讲座,姜鸣教授旁征博引,各种材料信手拈来,在场师生无不为其博学之广阔、治学之严谨而感到叹服。这次讲座不仅是一次对中国现代建筑变迁的历史回顾,更是一次关于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刻思考。他鼓励青年学生要敢于创新,同时要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元素有机结合,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深度的精彩作品。

(审核:谢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