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陶惟容 大学生记者:李文静)2025年夏天,兴山县水月寺镇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里,多了一份五彩斑斓的旋律。艺术设计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带着满满的热情与创意,在这里开设了别开生面的美育托管课堂,让艺术的种子萌芽在青山绿水,让美育的光辉照亮山乡童年。
千里奔赴:艺术学子的破壁征程
7月7日,阳光洒落汉口火车站,志愿者们在此完成集结,“武汉职业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青圭志愿服务队——2025苔痕计划”团队,带着朝气与担当,正式踏上征程!今年,是武职青年与兴山县水月寺镇携手同行的崭新开端,满是未知与期待的夏日之约,正等待我们书写故事。
志愿服务队出发前在车站合影
队员们实地调研
队员们整理物资和教具
七月的水月寺镇,山色如黛,溪水潺潺。比蝉鸣鸟叫更早醒来的,是志愿团成员忙碌的身影——清点画材、调试音响、布置教室、打磨教案……为了给孩子们呈现一个精彩纷呈的美育世界,从课程设计到物资筹备,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团队的期待与汗水。
破壁启航:开班仪式上的艺术涟漪
7月9日,艺术设计学院青圭志愿服务队联合共青团水月寺镇委员会举行了“童心筑梦,美育同行”暑期爱心托管班开班仪式。活动围绕美育课程、安全教育等主题展开,吸引了30余名儿童及家长热情参与。
活动报名现场
开班仪式
团队队长万小双介绍本期特色课程
开班仪式上,团队队长万小双详细介绍了本期特色课程。结合专业特色,涵盖创意绘画、课业辅导、趣味科学、非遗手工等多元内容,特别强调以美育赋能乡村儿童全面发展。
小朋友进行防溺水演练
针对暑期安全隐患,团队联合当地和美社工人员开展“平安暑假”主题安全教育。讲座采用“讲解+互动”的形式,重点演示了防溺水“六不准”原则及心肺复苏急救措施,并通过情景模拟、溺水演练等方式,切实增强儿童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美育现场:扇底清风与成长铭牌
随着开班仪式的结束,美育课程正式拉开帷幕,在志愿者一对一的指导下,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用水彩笔在空白纸扇上绘制图案。一幅幅充满童趣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孩子们的艺术天赋,更让乡村美育的种子,在实践土壤里悄然扎根。
指导老师与小朋友沟通
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
在下午的课程中,志愿者们组织孩子们开展“我的班级我设计”铭牌制作活动。孩子们亲手绘制自己专属的班级铭牌,有的写下励志标语,有的画上卡通图案。“这是我们班的‘身份证’!”一名小朋友开心地说到。小小的铭牌不仅增强了孩子们的集体归属感,更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
铭牌制作课程部分作品
针对留守儿童学习资源不足的问题,志愿者们还开设“一对一”作业辅导课堂。队员们耐心讲解数学应用题、纠正英语发音,并通过成语接龙、课堂游戏等趣味方式调动学习兴趣。“哥哥姐姐讲题很有趣,我的暑假作业快写完啦!”学生何雅优开心地展示自己的作业本。
团队成员唐思甜指导小朋友完成作业
击鼓传花游戏环节
艺术设计学院青圭志愿服务队与全体小朋友合影
“孩子们的笑容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团队成员钱振宇表示,此次活动不仅为乡村儿童提供了艺术学业支持,也让大学生在实践中锤炼了社会责任担当。所有坚硬的壁垒,都抵不过温柔生长的力量;所有深山的苔痕,都在等待被春天的惊雷唤醒。傍晚下课时,九岁的孙静雯将铭牌展现给爷爷看时,展现出的不仅是一副斑斓绘画,更是一个山乡孩子被艺术点亮的七彩童年。艺术设计学院青圭志愿服务团队还将继续为山村美育注入新的青春力量!
(审核:胡启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