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高颖)在永康工业设计公司里,产品24301班的学生吴清莹在学长学姐的工位旁,探讨学习电动工具的最佳握持弧度;在千里之外的杭州浙江省博物馆,产品24302班的学生聂紫薇对着青瓷碎片上的冰裂纹出神,仿佛指尖轻触釉面,就能听见千年前窑火噼啪的声响。
这是武汉职业技术大学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师生团队在浙江的“双线考察实践”:一边是永康、义乌的产业一线,学生化身“产品体验者”,为五金工具设计更贴合人手的弧度;一边是杭州的博物馆与非遗工坊,他们又成为“文化解码者”,从竹编经纬与青瓷釉色中汲取设计灵感。通过深入产业一线与文化场馆,师生们以“工学结合”模式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为专业发展注入鲜活的实践动力。
产业一线:沉浸式调研赋能设计创新

武汉职业技术大学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师生与永康工业设计公司企业负责人合影

永康瑞尔设计有限公司任职的学姐给前来考察的学弟学妹讲解电动工具设计细节

永康工业设计公司与武汉职业技术大学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师生展开座谈
在永康,师生团队走访了永康设计龙头企业,围绕产品结构优化与用户体验展开深入交流。结合当地工业设计岗位需求的实际情况,企业设计负责人现场讲解公司实际设计项目,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设计驱动生产”理念的理解。在义乌小商品市场考察中,师生聚焦文创产品开发,与商户探讨低成本高创意的设计策略,为后续校企合作项目积累了丰富素材。
文化场馆:非遗传承激活设计灵感

武汉职业技术大学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师生前往良渚博物馆考察

武汉职业技术大学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师生前往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考察

雕版印刷非遗传承人黄小建给武汉职业技术大学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师生讲解雕版印刷技艺

雕版印刷非遗传承人黄小建进行示范操作
杭州调研期间,团队走进良渚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等文化场馆,系统梳理传统工艺的纹样、材料与技法。在杭州非遗文化体验中心,武职大师生与雕版印刷非遗传承人黄小建老先生对话,体验雕版印刷技艺,探讨如何将雕版印刷等传统技艺融入现代产品设计。学生表示:“非遗的‘形’与‘魂’为设计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根基,我们要让传统活在当下。”
产教融合:构建人才培养新生态
此次活动是该校“工学结合、项目驱动”培养模式的生动实践。课程负责人张悦老师介绍,通过“沉浸式调研+场景化实践”,学生不仅掌握了产业前沿技术,更在文化传承中提升了设计思维。未来,学校将深化与浙江企业的合作,共建产学研平台,培养兼具创新力与文化底蕴的高素质设计人才。
此次考察调研为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开辟了新视野,同时也为地方产业升级与文化传承贡献了职业教育的力量。
(审核:刘波)